神圣的精神殿堂

几年前,公司组织党员去延安考察学习。我们先后参观了杨家岭、王家坪、枣园等革命旧址,受到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。这次延安之行,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里的窑洞。

窑洞是陕北地区的传统民居,它背靠山岗,坚固实用,与大地浑然一体。看似普通的土窑洞,与中国共产党的峥嵘岁月紧密联系在一起,从而被赋予一种神奇的魅力。它不仅是延安人祖祖辈辈的居所,更是延安革命精神的象征。

在杨家岭,我们参观了毛泽东旧居。这里共有3孔窑洞。中间的一孔是毛泽东办公的地方,窑洞内有一个旧书架、一张旧方桌,还有一些小方凳。左边与之连通的窑洞是寝室,里面放了一张简易的木床,一个小木箱紧贴墙壁。右边窑洞为工作人员住室。

看着简朴的窑洞,我眼前飘过往日的硝烟,嗅到了浓烈的战火味道。自党中央1937年1月从保安进驻延安,毛泽东在延安先后住过五处窑洞,分别是凤凰山下石窑、城内西北角山麓窑洞和杨家岭、王家坪、枣园窑洞。另外在陕北其他地方,也住过几处大小不一的窑洞。这一孔孔窑洞就是一个个指挥部。毛泽东在这里调兵遣将,运筹帷幄,决胜千里


毛泽东住过的杨家岭窑洞


打沙家店战役时,毛泽东住进一孔村民的旧窑洞,设立了一个临时指挥部。仗打了三天两夜,他三天两夜没出屋,没上床,没睡觉。厚窑顶下,墙上挂的是地图,炕上桌上摊开的是地图,就连腌菜缸盖上摆的也是地图。他不停地踱步,不停地抽烟喝茶,不停地接听电话,不停地草拟电报,一仗俘敌6000余。大捷之后,他将两根手指伸进茶缸,将泡过水的茶叶用手一抠送进嘴里,推开窑门对警卫说:“帮我搞碗红烧肉来,要肥点的。”

多么生动的场景,多么传神的画面!在中外军事史上哪里有这样的司令部,哪里有这样的统帅?谈及这段历史,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说:“在陕北我和周恩来、任弼时在两孔窑洞里,指挥了全国的解放战争。”周恩来说:“毛主席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,指挥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。”

除了军事用途,不起眼的窑洞还是毛泽东的书房。他在这里读书、写作,小小窑洞成了一座宏大的思想宝库。

一张书桌,一盏油灯,这里简陋到不能再简陋了。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,毛泽东以最大的热忱、最坚韧的毅力、做着最接地气的思考。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飞机轰炸和国民党的残酷“围剿”,毛泽东泰然自若,先后写出了《论持久战》《实践论》《矛盾论》《愚公移山》《纪念白求恩》等著作。这些著作,闪耀着深邃的思想光芒,为中国革命指明了航向。为了将《论持久战》早日写出来,毛泽东通宵达旦,废寝忘食。陕北的冬夜,北风阵阵,寒冷刺骨,毛泽东一边挥毫疾书,一边把脚踏在火盆边取暖,鞋被烤着了也全然不知……可以说,延安岁月是毛泽东展示才华、思考写作的辉煌时期。收入《毛泽东选集》(四卷本)的156篇文章,有110多篇是在这个时间完成的


毛泽东枣园旧居摆放的家具


在低矮的窑洞里走动,不时驻足观看,书桌上一本《整顿党的作风》的小册子吸引了我的目光。我心里一震,著名的延安整风不就是在这土窑洞里搞起来的吗?

毛泽东发动和领导了这次运动。他亲自做调研,亲自拿方案,亲自作报告。整风自1941年5月开始,历时4年时间,主要内容是: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,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,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。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反对教条主义,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、理论与实践统一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作风。延安整风运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,开创了用整风方式加强党的建设的成功范例,成为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源头活水,塑造了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人格力量。


毛泽东用过的床


经到访延安的美国记者斯诺回忆说,他在红军营地发现:“最使人感兴趣的是红军所办的墙报,里面有黑栏(批评栏)和红栏(表扬栏)。在红栏中,人们称赞个人或者集体的勇敢、无私、勤劳和其他美德;在黑栏中,同志之间互相批评,并指名道姓地批评他们的军官。”朱德告诉斯诺:“军队里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直接向总司令告状——而且也常常这样做。”一位分区司令员向毛泽东汇报工作时,提到自己被边区的一个老乡提了意见,受批评了。毛泽东高兴地说道,这是天大的好事!这个老乡很有觉悟,中国几千年的历史,都是老百姓受官府的气,受当兵的欺负,他们敢怒不敢言,现在他敢向你一个分区司令提意见,敢批评“长官”,你们看这有多么好!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变化!

在杨家岭毛泽东住过的窑洞前,有一片菜地,种植了各式蔬菜。菜地一角,立有一块标牌,上面注明毛泽东种过的菜地。导游介绍,这是当年延安大生产运动留下来的,是一段值得回忆的历史。

抗日战争时期,日军逐步将主要军事力量转向我抗日根据地,国民党也积极反共,包围封锁陕甘宁边区及各抗日根据地,加之连年遭受灾荒,致使整个抗日根据地财政发生严重困难,军队陷入没粮吃、没衣穿、没被盖、没经费的困境。为了自给自救,坚持抗战,1942年底,党中央提出“发展经济,保障供给”的方针,号召解放区军民自力更生,克服困难,开展大生产运动。

在大生产运动中,中央领导人以身作则,率先垂范。毛泽东百忙中抽出时间,在自己住的窑洞下面的山坡边开了一块地,种植蔬菜。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锄草、施肥、浇水,精心进行田间管理。工作人员说他工作忙,劝其不要劳作。毛泽东却笑着说:“自己动手克服困难嘛!大生产是党的号召,我应该和同志们一样,响应党的号召,参加生产劳动。” 朱德和他人组织一个生产小组,开垦了3亩地,种上菠菜、葫芦、南瓜和豆角等。1943年,中央直属机关等举行纺线比赛,任弼时获纺线第一名,周恩来被评为纺线能手。经过上下一心,艰苦努力,大生产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,达到“自己动手,丰衣足食”的目的,终于渡过难关。

我解放区的巩固壮大,成了蒋介石的一块心病。“一山难容二虎”,他早已盘算,要把共产党赶尽杀绝


公司党员在延安枣园五书记铜像前合影


战胜利后,蒋介石接着打起内战。1947年3月,胡宗南率20万大军进攻延安。毛泽东选择战略性撤退,搬出延安窑洞,转战陕北,到米脂县另一孔窑洞去了。

国民党军占领延安后,蒋介石春风得意地来延安视察。他先是到枣园,看了看毛泽东住宿的窑洞,仔细打量了许久,发现毛泽东住的地方跟普通百姓住的并没有什么区别。窑洞内门窗、墙面破旧不堪,甚至连毛泽东平时读书写字的桌子都坑坑洼洼。他压根想像不到,毛泽东是如何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生存的。他不理解,毛泽东是凭借什么样的毅力,在这样一个小黑屋子里,指挥千军万马,依然保持昂扬的斗志?!

蒋介石随便找了一个村民问话。你经常看见毛泽东吗?村民回答“是”。他穿的什么衣服?村民回答“和那些兵一样”。蒋介石又问,衣服是新的还是旧的?村民回答“旧的,袖口还有补丁”……

当天晚上,蒋介石没去胡宗南为他准备的豪华房间住宿,而是住在了毛泽东的窑洞里。这一晚,他彻夜未眠。本来他是带着对毛泽东的轻蔑才来延安的,没想到触动却如此之大。看了延安的窑洞,想到国民党奢靡的生活,他之前的优越感一扫而光,如梦初醒般开始思考自己与毛泽东之间的差距。

1949年老蒋败退台湾,临走时他不无感慨地说:“去延安是我这辈子最后悔的,注定了国军的失败。”

其实毛泽东在撤出延安的时候,就已经预见到蒋介石的失败。他跟彭德怀说:“蒋介石进攻延安,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。少则一年,多则两年,我们还要回来的。”

果然,毛泽东所说的都成为了现实。胡宗南占领延安不到五天,西北野战军就在青化砭战役中干脆利落地歼灭了胡宗南2900人。接着在短短50天内,更是越战越勇,歼灭胡宗南1.4万人,后来仅不到一年时间,胡宗南就灰溜溜地撤出了延安


在枣园毛泽东旧居前


在毛泽东旧居前徘徊,望着一孔孔窑洞,思绪万千,心潮难平。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,到1948年3月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渡河东去离开陕北,历经13年。其中,毛泽东在延安呆的时间最长,有10年之久。在这里,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,由弱变强,从低谷走向高峰,最终扭转了中国乾坤,取得最后胜利。小小窑洞,四壁黄土,紧连大地。它装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,书写了共产党人艰苦创业的传奇,它是中华民族苦难辉煌的见证,是神圣的永远令人敬仰的精神殿堂


2023年“七一”前夕 于连云港

微信扫一扫
关注该公众号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连云港国合公司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微信扫一扫
使用小程序